I'm not gifted. I just really like violin.

Side note : On Youtube, if the original sub 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you can select "auto-translate" to change it to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characters

上幼稚園的時候


唱生日快樂歌


老師覺得好像我唱的音高


跟其他小孩子都不太一樣


就是沒有辦法分辨


四遍音調有點不一樣


那老師就是


有跟我父母親講


他們當時也還滿擔心的


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


接觸到了小提琴


大概一兩個月後


再唱生日快樂歌就


就沒問題了


不知道是那樣的關係


讓我可以分辨出那個音高


還是當時年紀真的還小


那個原因就打開了


學小提琴的這扇門


然後後來就一直這樣子就


就學下去了


小提琴不像鋼琴


鋼琴是一開始彈


不管怎麼樣


至少都會彈出聲音


小提琴是 你可能拉


剛開始學的前一個月


那個聲音是不會太好聽的


但是因為我爸媽也都不懂


能夠拉得有模有樣


他們就覺得很不錯這樣子


爸爸以前就是會陪我練琴


就不是被要求


或者是被強迫去練琴的時候


對小提琴會更有


更有興趣吧


我覺得在台灣


訓練我的很多基礎的一些技巧


四 五年練了很多練習曲啊


音階


幾乎每一本練習曲都有練過


到美國之後其實學到更多的是


如何與其他音樂家合作


揣摩你自己個人的一些風格


還有你自己的音樂家風範


其實我後來就覺得


除了練琴以外


你再來就是你要有


鑑賞的能力


就是


你必須要知道什麼樣是好的


什麼樣是不好的


那你要什麼


你不要什麼


要有自己的品味 就是


當然那個品味不一定是對的


但是就是


那是你的感覺這樣子


會影響到


你能夠走到什麼樣的位置


2014年的時候 9月吧


有參加美國一個


境內最大的一個比賽


那次比賽其實我印象當中也是


表現得還不錯


結果就是


沒有進決賽


後來幾個月也在


更檢討自己


到底哪邊可以再更好


所以後來2015年的兩個比賽都還


都還不錯


就是真的是失敗的時候


讓我的進步是最大的


那種動力是最強的


亞洲的音樂家


要得到歐美國家的認同


你必須要真的


真的是比其他人好更多


對他們來說


那是他們的音樂


包括在比賽的時候也是


在現在的古典樂的市場裡面也是


對於演奏家的要求越來越高的


像我之前經常在


飛來飛去


然後


大部分的時間真的都是在飛機上


還有車子上 旅館度過


你能夠練琴的時間真的就是


所剩無幾


那當然就是


一有空的時間就是練琴


其實我都會


有時候都會甚至覺得


哇 很累


但是在舞台上


或者是在彩排


只要是在音樂廳的時候


反而那種


辛苦的感覺


就會暫時的去消失



可能之後又回到飯店


又覺得好累


明天早上六點又要起來飛哪邊


覺得海飛茲對於應該


大多數學小提琴的人來說


那都是一個


一個境界吧


他的琴聲有一種魅力


就是你會被吸進去的那種感覺


他演奏到


八十歲還能夠


維持非常好的一個狀態


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一個音樂家


堅持 然後我覺得他的音色吧


就是 沒有人


真的能夠模仿


一直以來其實都是


精神的那種典範


十月的時候跟一個很好的指揮


他是捷克愛樂的指揮


他就說你要有個人的特色


你就是一首曲子


你如果


表演了一兩百遍


你就會有個人的特色了


那個東西不能夠是


好像


用學的 或者是用模仿的


那一定是你要


自己有足夠的演出之後


或者是


經驗之後才有辦法去


去真的 去做出來的


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


就是說


這個是一條很長的路



simplified characters

上幼稚园的时候


唱生日快乐歌


老师觉得好像我唱的音高


跟其他小孩子都不太一样


就是没有办法分辨


四遍音调有点不一样


那老师就是


有跟我父母亲讲


他们当时也还满担心的


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


接触到了小提琴


大概一两个月后


再唱生日快乐歌就


就没问题了


不知道是那样的关系


让我可以分辨出那个音高


还是当时年纪真的还小


那个原因就打开了


学小提琴的这扇门


然后后来就一直这样子就


就学下去了


小提琴不像钢琴


钢琴是一开始弹


不管怎么样


至少都会弹出声音


小提琴是 你可能拉


刚开始学的前一个月


那个声音是不会太好听的


但是因为我爸妈也都不懂


能够拉得有模有样


他们就觉得很不错这样子


爸爸以前就是会陪我练琴


就不是被要求


或者是被强迫去练琴的时候


对小提琴会更有


更有兴趣吧


我觉得在台湾


训练我的很多基础的一些技巧


四 五年练了很多练习曲啊


音阶


几乎每一本练习曲都有练过


到美国之后其实学到更多的是


如何与其他音乐家合作


揣摩你自己个人的一些风格


还有你自己的音乐家风范


其实我后来就觉得


除了练琴以外


你再来就是你要有


鉴赏的能力


就是


你必须要知道什么样是好的


什么样是不好的


那你要什么


你不要什么


要有自己的品味 就是


当然那个品味不一定是对的


但是就是


那是你的感觉这样子


会影响到


你能够走到什么样的位置


2014年的时候 9月吧


有参加美国一个


境内最大的一个比赛


那次比赛其实我印象当中也是


表现得还不错


结果就是


没有进决赛


后来几个月也在


更检讨自己


到底哪边可以再更好


所以后来2015年的两个比赛都还


都还不错


就是真的是失败的时候


让我的进步是最大的


那种动力是最强的


亚洲的音乐家


要得到欧美国家的认同


你必须要真的


真的是比其他人好更多


对他们来说


那是他们的音乐


包括在比赛的时候也是


在现在的古典乐的市场里面也是


对于演奏家的要求越来越高的


像我之前经常在


飞来飞去


然后


大部分的时间真的都是在飞机上


还有车子上 旅馆度过


你能够练琴的时间真的就是


所剩无几


那当然就是


一有空的时间就是练琴


其实我都会


有时候都会甚至觉得


哇 很累


但是在舞台上


或者是在彩排


只要是在音乐厅的时候


反而那种


辛苦的感觉


就会暂时的去消失



可能之后又回到饭店


又觉得好累


明天早上六点又要起来飞哪边


觉得海飞兹对于应该


大多数学小提琴的人来说


那都是一个


一个境界吧


他的琴声有一种魅力


就是你会被吸进去的那种感觉


他演奏到


八十岁还能够


维持非常好的一个状态


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一个音乐家


坚持 然后我觉得他的音色吧


就是 没有人


真的能够模仿


一直以来其实都是


精神的那种典范


十月的时候跟一个很好的指挥


他是捷克爱乐的指挥


他就说你要有个人的特色


你就是一首曲子


你如果


表演了一两百遍


你就会有个人的特色了


那个东西不能够是


好像


用学的 或者是用模仿的


那一定是你要


自己有足够的演出之后


或者是


经验之后才有办法去


去真的 去做出来的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就是说


这个是一条很长的路